是時候給中醫藥行業亂象開“猛藥”了!

來源:  江南都市報     |    日期:  2025年08月21日     |    制作:  肖琳琪     |    新聞熱線:  0791-86849110

 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評論員 陳明華

  浙江寧波警方破獲一起案件:在白大褂和中醫堂的掩護下,不法分子頻繁更換營業執照,大肆投放壯陽藥等違規廣告。近日此案件曝光后,中醫藥行業的亂象,被狠狠摔在公眾眼前!

  公開數據觸目驚心:3萬多名老人被“特效保健酒”的謊言騙走10余億元“保命錢”;700多個假“老中醫”組成詐騙團伙,坑害10多萬人……中醫藥,這份沉淀了千年的中華瑰寶,世界上最完整的傳統醫學體系,本應被悉心呵護,如今卻被亂象啃噬得遍體鱗傷。它們不僅嚴重威脅公眾健康,更踐踏了中醫藥的文化根基,簡直是在中華文明的臉上扇耳光!

  警方披露的相關短視頻賬號畫面

  中醫藥行業的“病癥”,堪稱內外交困。

  在藥材源頭,以次充好、染色增重、硫磺熏蒸等,成不法分子“常規操作”,如桔梗冒充西洋參等案例比比皆是。在流通環節,不法分子偽造檢測報告,將農殘超標藥材包裝成“道地藥材”流入市場。更讓人齒冷的是,一些中醫堂淪為黑灰產業鏈的“掩體”,營業執照“換馬甲”,雇假“老中醫”“神醫”,在短視頻平臺虛假宣傳、偽科普,甚至非法行醫、兜售假藥。最具危害性的,是在中藥里非法添加西藥,如安眠藥混入安神湯、降糖藥藏進“降糖茶”,這哪里是治???這是拿人命當兒戲!

  這些亂象為何成了“牛皮癬”,治了又犯?根源在于“虛”“實”交織的毒瘤作祟!

  “虛”在監管的籬笆未扎緊。中醫藥產業鏈長,現行監管體系卻標準不一、力量分散,給了造假者可乘之機。“實”在利益魔鬼驅動。暴利面前,一些人良知盡失,如用紅薯雕刻的假何首烏,成本不足一元,竟賣上百元。此外,“認知錯位”也是重要推手。部分消費者盲目迷信“祖傳秘方”,輕信“根治百病”的話術;一些從業者背離“辨證論治”原則,為求快濫用西藥,為降成本偷工減料,終致醫失仁心,藥失真性。

  是時候開出標本兼治的“良方”了!整治亂象必須下“猛藥”,以“辨證施治”之道祛邪扶正,守護中醫藥的本真!

  治理需如中醫“君臣佐使”的組方原則,多元協同用“藥”。

  “君藥”為核心,強監管。完善法規,制定全流程追溯標準,用區塊鏈技術給道地藥材裝“電子身份證”;加大處罰,對制售假者實施“從業禁止+巨額賠償”,提高違法成本。“臣藥”為助力,促自律。行業協會要擔起責任,制定誠信公約,公開質量黑紅榜;龍頭企業要帶頭建立優質藥材基地,以“企業+農戶”模式切斷造假源頭。“佐藥”為輔助,硬技術。大力推廣DNA條形碼、AI鑒別等技術,讓“模造人參”等無所遁形;開發查真偽App,方便百姓掃碼辨識。“使藥”為引導,重教育。大力普及中醫藥常識,破除“中藥無害”“越貴越有效”誤區;教百姓認準正規渠道,學會查驗醫師資格與藥品批號等。

  中醫藥的危機是信任危機。整治既要“猛藥去疴”,更要“久久為功”,重塑信任,讓行業回歸“大醫精誠”的正道。期待監管不手軟、行業不護短、公眾不糊涂,讓中醫藥不斷煥發新生,當好公眾健康的守護者,而不是被亂象吞噬的犧牲品!

  值班編輯:傅藍天

  值班審核:周艷華

  值班編委:傅愛華



一鍵分享